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重庆永川:昔日“贫困村” 今日“富裕村”

发布时间:2014-01-17  来源:永川网
摘要:燃灯村,位于金龙镇北部箕山山脉东部,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407户4670人。三年前,燃灯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0元;三年后,燃灯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30元。 是什么力量使得昔日贫穷的燃灯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燃灯村,位于金龙镇北部箕山山脉东部,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407户4670人。三年前,燃灯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0元;三年后,燃灯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30元。

  是什么力量使得昔日贫穷的燃灯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日前,记者来到金龙镇燃灯村进行探访。

  穷则思变走上水果致富路

  走进燃灯村,一排排鳞次栉比的葡萄架引起记者注意。有的葡萄架是水泥浇铸的,有的则是用竹杆搭建的。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很是夺目。在密密麻麻的葡萄架下,不时可见忙于修枝的村民。

  “以前,燃灯村交通闭塞、产业单一,一年到头经济收入很少。村民住的是陈旧的土瓦房,走的是泥巴路。”看着葡萄架下村民喜气洋洋的笑脸,与记者同行的燃灯村村委会主任李必财不由感慨万千,“谁能想到,这就是几年前那个以贫困出名的燃灯村。”

  李必财说,一次偶然的机会,燃灯村村支两委外出考察时,产量和产值都很高的葡萄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当打听到市场上葡萄不仅好销,而且价格也不菲时,他们心动了。

  燃灯村有耕地面积8725亩,而且燃灯村的土质也与当地的土质相似,我们何不试着种一点呢?回村后,通过市场调查和查询相关资料,村委会一班人决定先小范围试种葡萄。第三年试挂果,葡萄每亩效益达到3000元,第四年进入盛产期,每亩则达到四五千元。

  有了好收成,村里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到2013年,仅葡萄大户,全村就有27户。

  除葡萄外,村民先后又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上了蜜梨、枇杷、广柑等水果。燃灯村逐步变成了水果村。

  正在给葡萄修树整形的常青村民小组村民杨正元高兴地环顾自家的葡萄园告诉记者,“现如今,种一亩地水果相当于种十来亩庄稼的收入。从2011年开始,镇政府和村支两委就一直扶持我们搞多种经济发展。现在,虽说我们的日子还不能和大城市相比,但比起过去要强得多。”

  变则思通引村民回乡创业

  燃灯村的村民不光是靠种植葡萄、蜜梨等水果致富,还在养殖业上动起了脑筋。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村里大多年轻力壮的中青年人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纷纷外出打工。”李必财说,要致富首先就得从改变交通等基础设施入手。2007年以来,除了财政扶贫资金55万元,整合资金225万元,群众还积极筹资840万元,新建公路17公里,硬化2.8公里,整治的17公里公路达到四级路面标准,新建人行便道15公里,90%以上的农户通硬化水泥路。

  李必财告诉记者,村里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后,不仅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子女上学难的交通状况,还吸引了部分中青年人回乡创业。

  39岁的李昌义是沙湾村民小组村民。2009年,一直在外打工且头脑灵活的李昌义看到家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于当年回到家乡建起了猪舍。由于李昌义的猪以玉米粉为主,他的猪供不应求,价格也比其他养殖户养的猪高出两三角钱一斤。

  看着眼前才建好不久的两幢猪舍,李昌义高兴地说,目前,他的猪场一年出栏500头猪。等开年后新圈舍增添了仔猪,效益将是现在的三至四倍。

  在燃灯村,除了着重培育像李昌义这样的养殖大户外,燃灯村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致富技能”目标,确定桑-草-兔产业、林下养土鸡产业和优质葡萄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提高村民收入,为村民致富奔小康打下基础。

  土地“淘金”在自家土地挣钱

  离开李昌义的养殖区,爬上一个小山坡,处于寒冬腊月里的乡村叶落草枯,但在一片开阔地带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大片绿色的树苗异常醒目,令人心旷神怡。

  走近一看,只见紫薇、红叶石楠、天竺桂、蓝花楹、小杉等树苗一棵挨着一棵,长得郁郁葱葱,甚是茂盛。

  “这就是村民张明光的花卉苗木基地。”李必财告诉记者,5年前,在亲戚的帮助下,张明光来到昆明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经过多年的打拼,张明光的种植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近年来,看到重庆地区花卉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契机,村里通过张明光在家乡的亲人与他取得联系。经过多次电话洽谈,张明光表示愿意回乡投资。

  到现在为止,投入80多万元的苗木基地已扩大到了200多亩。现如今,苗木不仅初见成效,还解决了10多名村民在家门就业的问题。

  “以前,若是年景好,靠种庄稼群众还能勉强生活;遇上年景不好,就只能望天兴叹。多少年以来,燃灯村人就在这样的生活中苦挨着。”李必财说,2010年,村里以农民增收为终极目标,通过扶贫开发项目带动,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于新农村建设,村里是一年一个新变化,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如今,燃灯村已今非昔比,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